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一)事故总体情况。截至3月31日,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3人,同比减少2起、1人,分别下降50%、25%;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
(二)地区事故情况。上杭县发生事故2起、死亡3人,同比增加2起、3人;新罗区没有发生事故,同比减少2起、2人;长汀县、永定区没有发生事故,均同比减少1起、1人;武平县、连城县、漳平市、龙岩高新区没有发生事故,均同比持平。
(三)行业领域事故情况。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工贸、建筑业、烟花爆竹、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没有发生事故;道路运输发生事故2起、死亡3人,事故起数同比持平、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研判
(一)道路运输事故较为多发。今年以来,我市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均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间集中在3月份,事故车辆为重型运输车辆,暴露出货运车辆安全风险较高、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
(二)铁路沿线安全风险仍较突出。1-3月,我市铁路沿线发生行人牲畜上道、高铁行人入网、烧荒、轻飘浮起物等事件78件,其中,1月28日漳龙铁路48511次货列车在新罗区苏坂镇美山村路段撞牛紧急停车,构成铁路交通路外相撞一般C类事故,严重干扰铁路正常行车秩序;1月21日南龙线雁山隧道口上方茅草着火,过火面积约500平方米,影响动车2列在不同站点扣停。暴露出铁路沿线安全风险仍较突出,物防技防措施落实不到位、人员宣传教育引导成效不明显等问题。
(三)建筑保温材料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需重点关注。3月31日,三明市三元区一食品厂发生1起较大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为典型的建筑保温材料动火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当前,项目建设进入施工旺季,作业现场生产设备设施多,检维修、动火等作业频繁,建筑外墙、冷库、室内冰雪场馆保温材料遇火星极易点燃,引发火灾事故,造成群死群伤。
(四)矿山领域突出风险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存在地采石灰石矿留下的采空区数量多且难以处理、煤矿历史遗留问题多且生产系统复杂等历史生产行为遗留的安全风险,通风系统不完善、水害治理难度大、露天矿山高陡边坡安全威胁较大等其他安全风险。同时,矿山企业隐瞒生产作业行为、不按设计生产建设、现场管理不到位、外包队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仍较突出。
三、工作要求
(一)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生产安全事故的极端危害性,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力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把“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重要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二)严防严控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要紧盯道路运输、铁路、建筑施工、消防、燃气、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大典型事故的宣传和警示教育,切实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道路运输方面,要认真开展重中型货车交通安全风险精细治理提升行动,加强货运企业和货运车辆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动态监控平台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三超一疲劳”等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铁路沿线方面,要充分发挥“双段长”机制,进一步加强铁路沿线安全环境风险排查和管控,加快推进重点地段线路封闭、道口“平改立”、无人看守道口监管和非法通道拆堵工作,严厉打击涉铁非法施工、公铁并行交汇地段违章超速驾驶、人员非法上道、违法放牧及破坏铁路设施等行为。建筑施工方面,要扎实开展建筑保温材料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遏制增量、治理存量、完善标准”,全面系统推进整治建筑保温材料生产流通、质量评价、建设安装、修缮改造、使用维护等环节突出风险。消防方面,要聚焦养老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特殊场所,厂中厂、“三合一”等混合经营场所及“九小场所”,开展火灾突出风险全链条专项治理;要密切关注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突出“一件事、全链条”治理思路,按照“谁的场所谁管理,谁动火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严禁营业和使用期间动火作业硬规定,严防小施工引发大事故。矿山方面,要强力推进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落实,加大非煤地采矿山治理力度,深化煤矿优化采掘接续,加强对长建矿、长停矿、硐探项目巡查盯守,重拳出击“打非治违”。危化方面,要深刻吸取南平市福建贝莱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28”火灾事故教训,督促企业加快推进涉及易燃易爆物料离心机改造。工贸方面,要紧盯高温熔融金属、粉尘涉爆、有限空间、涉氨制冷等重点领域,聚焦高风险场所、高风险环节、高风险作业,督促企业加强对外包和外租活动的统一协调管理、严格特殊作业审批制度、坚决杜绝“三违”行为发生。当前,已进入汛期,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诱发事故因素增多,要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密切关注瞬时强降雨对企业生产和施工项目的影响,重点加强矿山尾矿库、施工工地、化工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在极端天气情况下的安全防范工作。
(三)抓深抓细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深入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作为精准执法和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督促企业健全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和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从“监管人员为主”向“企业及一线员工为主”转变。要认真组织客运、水利在建项目业务和施工单位等生产经营单位重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集中培训。要加快推动危化品、矿山、工贸、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和升级改造,持续推动安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要聚焦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要任务和重点项目,组织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进展和质效评估,及时补短板、切实强弱项、做好促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