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安全生产情况
来源:龙岩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日期:2025-01-16 【字号:

  一、生产安全事故情况

  (一)事故总体情况。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起、死亡12人,同比减少9起、10人,分别下降39.13%、45.45%;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扣除道路运输事故,其他行业领域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起、6人,同比减少8起、10人,分别下降57.14%、62.50%。

  (二)按区域划分。龙岩高新区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具体为:新罗区事故5起、死亡5人,同比均持平。长汀县事故2起、死亡1人,事故起数同比增加1起,死亡人数同比持平。永定区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减少4起、3人。上杭县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起,死亡人数同比持平。武平县事故1起、受伤1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起、死亡人数同比减少4人。连城县事故3起、死亡3人,同比减少2起、2人。漳平市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1起,死亡人数同比持平。

  二、存在问题

  一是“知责到担责”有差距。总体上来看,2024年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安全生产形势呈稳中向好趋势,但个别行业领域事故多发频发、个别地区事故居高不下等现象仍然存在,例如,全年共发生道路运输事故8起、死亡6人,占事故总量的57.14%、50%,暴露出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懈怠、在举一反三上差强人意、在履职尽责上打了折扣。

  二是“落实到落细”有差距。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照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少部门把三年行动等同于日常安全监管执法,拘泥于检查、执法、处罚,对“治什么本”“攻什么坚”认识不足、把握不准;不少地方把三年行动等同于常规事务性工作,拘泥于发文、开会、调度,对“怎么治本”“怎么攻坚”思考不足、落实不清;不少企业对三年行动应付了事,硬件基础没夯实、软件措施跟不上,导致重大事故隐患常治长存。

  三是“被动变主动”有差距。从全年事故统计与调查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部门协同联动不足、专业能力不强、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尤其是在事故调查方面,常常浮在面上“下不去”,导致事故的“源”没有究到底、问题的“根”没有究到底、该追的“责”没有究到底。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议

  (一)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吸取本地区、本行业领域事故教训,强化对典型事故的剖析研判和复盘分析,深入排查点上线上面上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真正找准问题根源。加强对事故教训的总结,并结合警示教育及安全承诺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重点行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有力确保安全形势保持平稳。

  (二)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落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走深走实,针对性开展年底安全督导和检查执法,加强精准执法和事故警示教育。深入开展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落实,深化工贸、化工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的消防安全整治。加强道路安全监管执法,持续推动燃气、建筑施工、铁路运输、特种设备、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强化市政管网维修清理监护工作,严防中毒窒息事故,深化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三)持续提高事故统计质量。各级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调查制度》(2023版)要求,强化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对本辖区内发生的各类事故特别是在生产经营有关的预备性和收尾性活动中发生的事故、涉及十二类营运性车辆的道路运输事故、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的事故等,要按照制度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应报尽报、应统尽统。各级应急部门要加强与交警、消防、建筑施工等部门的沟通衔接,确保事故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提高统计工作实效。

  (四)全面加强春节安全防范。春节假期将至,人流、物流、车流急剧上升,消防、交通、旅游等风险集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过节、干部过关”意识,加强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和监测预警,加强节日期间大型庆典和集会活动人流监控,对网红打卡点、大型文化活动、跨年夜活动点等人群聚集点提前布置防范措施,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妥善应对运输受阻、旅客滞留、险情事故等突发情况。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救援准备,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得到快速响应处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收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