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总体情况。
1-11月,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00%、36.84%;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一)按区域划分。武平县、龙岩高新区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新罗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上升,长汀县事故起数同比上升,死亡人数同比持平。永定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上杭县事故起数同比下降,死亡人数同比持平。连城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漳平市事故起数同比下降,死亡人数同比持平。
(二)从行业领域看。煤矿、烟花爆竹、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行业领域没有发生事故。道路运输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死亡人数同比上升。工商贸其他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上升。工贸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化工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非煤矿山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建筑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
二、存在问题
一是11月事故较为多发。11月当月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上升,为今年以来事故发生最多的月份。
二是专项行动存在短板弱项。1-11月,全市共排查出重大隐患717项,但挂牌督办仅有59项,挂牌督办率在全省排名靠后;行政执法“一案双罚”22次,除应急外其他市直单位均未开展,新罗、上杭、长汀也没有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议
(一)全面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落实12月13日全市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视频会议精神,清醒认识当前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枕戈待旦的警觉,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和改进安全防范工作,狠抓基层末梢安全责任措施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
(二)全面完成岁末年初各项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对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要点和工作任务,深入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防范百日攻坚,推动矿山安全八条硬措施落实、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督导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的消防安全整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治理,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以及存量消除和动态清零。要提前谋划部署岁末年初安全督导检查行动,积极开展“回头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对可能冒头的隐患风险多过问、多提醒、多警示,分类稳慎推进问题隐患整改,全面做好红色、橙色安全隐患整改以及销号工作。
(三)持续提高一线员工安全素质。岁末年初历来是事故多发易发期,各类生产经营活动频繁,人流、物流、车流急剧上升,安全风险不断加大。各级各部门要督促本行业领域企业开展安全操作规程、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专项安全培训教育,特别是将作业外包给其他单位的相关企业,要督促对承包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同时,要求其将接收作业指令的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等人员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安全培训和管理,切实提升有关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能力。
(四)强化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进入冬季,部分地区迎来低温冰冻、雨雪大雾等极端天气,要切实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灾情监测预报、会商研判,充分运用多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针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寒潮等,督促企业及早制定“冬防”方案,加强巡查防守,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队伍、物资、装备等准备到位,有效防范冬季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要根据冬季火灾、煤气中毒、燃气泄漏等事故易发多发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开展对学校、医院、宾馆、饭店等公共聚集场所用电、用气、用火、用煤等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